◆ 职能: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
◆ 宗旨:服务会员 服务行业 服务政府 服务社会
2019年3月29日,中国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50人论坛2019年(春季)会议在深圳成功召开。50人论坛专家委员,国内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和企业界人士共聚一堂,充分发挥行业专家智力密集优势,深入交流新形势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发展机遇与挑战,共同探讨如何推进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支持民营小微企业融资,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50人论坛专家委员、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交易银行部副总经理、全球供应链金融论坛(GSCFF)工作组专家、国际商会供应链金融规则草拟组联合组长徐珺女士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发表了题为《供应链金融的国际标准化建设》的精彩演讲,以下是论坛整理的速记内容,部分内容有删改。
《供应链金融的国际标准化建设》
徐 珺
首先感谢会议方的邀请,也感谢张行长的推荐,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学习机会,让我更深入地了解我们国内商业保理业务的一些具体运作情况,前面张行长,韩主任还有陈教授的演讲我听了受益匪浅,非常有高度。
我想介绍一下我现在了解到的国际上的一些情况,主要是分两方面的内容。
1.全球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情况。
2.供应链金融相关的国际标准化建设。
我们国内供应链金融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是我们一方面要知道我们目前在哪里,另一方面要知道世界在哪里,我们有什么先进之处,先进国家有什么地方做得好。
首先,在国际商会2018年全球贸易金融调查报告中,我们发现,目前,全球传统贸易融资占比85%,供应链金融占比15%。从地区分布来看,北美地区供应链金融占比37%,是全球占比最高的区域;其次是拉美,占比23%;其他地区仍然以传统贸易金融为主(中东欧供应链金融占比13%,亚太和非洲都是12%,西欧11%,中东10%)。
实际上,在开展全球贸易金融调查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问题,就是怎样能够比较精准地获取数据,这直接涉及到供应链金融定义的问题,也是标准化的问题。为了让结果更加精准,避免因为理解偏差影响数据结果,我们特别将每个供应链金融技术的标准定义列出来,让各家银行根据这些标准定义来反馈各自的业务比例。
全球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迅速。总体来讲,全球43%的受访银行反馈他们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实现了增长,并将供应链金融业务作为未来12个月内发展的战略重点。其中,北美、非洲、拉美、亚太在未来一年将供应链金融业务作为优先发展领域及战略重点。从地区情况来看,各个地区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增长速度不一,其中北美增速62%、非洲61%,亚太地区42%,中东地区8%。
此外,就客户应用供应链金融技术的情况来看,调查报告发现,全球平均21%的新客户使用SCF,其中北美为38%、非洲37%,亚太地区23%,中东为11%;而全球存量客户从传统贸易金融向供应链金融的平均转换率为14%,其中,北美为24%,亚太17%、中东为5%。
供应链金融的原理架构决定了供应链金融应采取与传统授信不同的差异化供应链金融授信或风险政策,这些将对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有直接且重要影响。所以我们调查了全球各地区是否有差异化的供应链金融授信或风险政策,发现全球21%受访银行制定了差异化供应链金融授信或风险政策,其中非洲是最高的44%,所以从这里看到非洲供应链金融业务为什么发展这么快,是因为有政策的优势,亚太的比例和北美差不多,北美为22%、亚太20%。
数字化是我们目前的发展趋势,但是,我们想了解全球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情况怎么样。调查发现,全球26%的银行反馈说供应链金融方面数字化进程最高,北美最高50%,中东最低。我们在WTO会议上了解到,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建设方面尽管中东不是最高,但是中东地区部分国家在数字化技术方面跨越了一大步,数字发展在贸易融资方面仍然是可圈可点的,例如阿联酋央行于去年底启动了贸易融资区块链平台。此外,我们针对银行内部供应链金融的平台建设状况也做了一个调查,发现56%的银行建立了平台,我们亚太地区最高,为63%,中国在这方面的比例非常高,全国几乎所有国有银行、主要股份制银行、一些重要城商行都搭建了内部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平台。中东欧这个比例也比较高,为60%,中东29%。
刚才张行长和韩主任都提到,监管的要求是我们供应链金融发展中非常大的挑战。我们对全球的调查发现也确实如此。40%的受访者表示,供应链金融最大的困难就是了解的客户(KYC)以及了解你客户的客户(KYCC),尤其是在跨境业务中。供应链金融链条很长,而监管合规的穿透式尽职调查要求的难度非常大。为解决贸易融资提供者们所遭遇的监管挑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WTO、金融稳定委员会、世界海关组织、多边开发银行等在共同推动全球法人机构识别编码(LEI)。
供应链金融在各行业应用广泛,普华永道对供应链金融应用范围的调查数据显示,欧洲21%的供应链金融集中运用在消费品行业,然后是汽车(14%)、通讯(14%)、能源(11%)、工业制造(11%)、运输物流(7%)、专业服务(7%)、其他(14%)。另外,他们发现,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要原因是优化流动资本,占比达42%。这个调查结果也印证了《供应链金融技术的标准定义》中关于供应链金融的定义,即供应链金融是指,“利用融资和风险缓释的措施和技术,对投放到供应链流程和交易中的营运资本和流动资金进行优化管理”。企业应用供应链金融的其他一些原因还包括供应商流动性(18%),供应商关系改善(18%),供应链稳定性改善(12%)以及其他原因(10%)。
现在大型公司,尤其欧美公司对供应链金融项目越来越感兴趣。上述调查发现,收入超过7.5亿美元的欧洲公司中,65%的公司均实施了供应链金融项目。目前没有看到中国对这一块的统计,但是,我们看到国内不少大型上市公司也都开启了供应链金融项目工作。
除此之外,我们还想了解一下供应链金融技术的标准定义在全球的推广情况。2016年,在张行长的带领下我们第一时间组织翻译了《供应链金融技术的标准定义》(《Standard Definitions For Techniques of Supply Chain Finance》)的中文版本,并做了新闻发布会。2016年,在芝加哥召开的全球会议上,美国金融与贸易银行家协会(BAFT)现场调查了参会代表,他们反馈称《供应链金融技术标准术语》颇具价值。超过78%的参会人员表示,标准定义发布后,他们的业务中包含了所有或部分定义,21.5%的银行广泛应用供应链金融的标准定义,52.86%银行部分应用,还有25.7%的银行目前还不熟悉。我们希望通过标准定义的推广,为未来的规范规则、法律法规、会计准则等的制定打下基础。但是我们发现,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对《定义》这一文件普遍不甚了解。
全球供应链金融主要采用哪些技术呢?调查发现,应收账款类的占比超过85%,其中应付账款融资占比28%、应收账款贴现25%、保理及其变形业务17%、基于应收账款的贷款16%。
国际商会近年来高度关注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出版了不少供应链金融相关的出版物,例如《银行付款责任统一规则》(《Uniform Rules for Bank Payment Obligations》)、《供应链金融技术的标准定义》(《STANDARD DEFINITIONS FOR TECHNIQUES OF SUPPLY CHAIN FINANCE》)、《国际商会<银行付款责任统一规则>指南》等出版物。
我这里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银行付款责任 (BPO)。这是国际商会与SWIFT共同合作做的一个针对供应链业务提供的解决方案,或者是一种平台支持方案,通过交易数据在交易平台上自动匹配之后,确定银行的付款责任,参照信用证业务,在汇款业务中加入银行信用,希望借此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安全的融资服务。
全球供应链金融论坛目前在制定系列供应链金融技术的指引,目前在草拟的是“应收账款贴现技术”以及“应付账款融资”(也就是反向保理)的指引,在实务上把普遍的做法包含进来。除此之外,为适应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沃尔夫斯堡贸易融资原则》今年专门增加了针对赊销和贸易贷款合规审查的指导原则。
在国际规则方面,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有其专门针对供应链金融相关规则及平台的建设,包括FCI保理通则、FCI反向保理规则、FCI全球供应链金融平台项目等。
下面我简单谈一下供应链金融标准化建设情况。供应链金融市场上产品名称、交易结构众多,由于缺乏权威性的供应链金融相关概念的标准化定义,供应链金融在各项制度建设上未及时跟上,例如法律法规、会计制度、监管制度等,这造成了效率缺失和交易成本增加,不利于供应链金融的良性发展。
全球供应链金融论坛(GSCFF)是由五个行业组织组成,包括金融与贸易银行家协会(BAFT)、欧洲银行协会(EBA)、国际保理商联合会 (FCI)、国际商会(ICC)银行委员会以及国际贸易和福费廷协会(ITFA)。2014-2015年,GSCFF启动供应链金融技术的标准定义制定的工作。2018年-2019年着手针对具体的供应链金融技术制定指引,研究供应链金融业务相关事宜(包括会计处理、数据分析等),并考虑规则制定的准备工作。我在去年10月底加入了三项专项工作组,其中一个工作组是国际商会供应链金融规则工作组,由我和另外一位国外专家做联合组长。
下面是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跟大家探讨。目前看来,创建国际供应链金融规则的时机是否成熟?未来的规则应包含哪些内容?实务当中有什么问题?是否可以通过规则规范?比如会计处理的问题。在国际上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供应链金融会计处理相关的案例,分别是英国一家大建筑公司及西班牙一家能源环境公司的反向保理案例。英国这家建筑公司2018年1月份倒闭了。在这两个案子当中,尤其是英国的建筑公司破产以后导致很大的金融债务,其中有大量的反向保理业务,所以评级机构认为应该对反向保理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分类重新考虑。我们发现很多的企业希望通过反向保理业务优化资产负债表,但是评级机构的观点将对反向保理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应付账款融资指引的草拟过程中,我们在考虑加入会计处理方法的内容。同时,GSCFF还将加强与大的评级机构的沟通。
我主要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中国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五十人论坛致力于打造中国供应链金融(商业保理)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高端智库,是为政府决策与研究机构提供理论与实务参考、为行业发展提供学术和理论支持的高端学术平台。论坛将持续发布行业专家理论观点及研究成果,敬请期待!
|
广东省商业保理协会
联系电话:020-38938239 38938431
监督电话:020-38938029
传 真:020-38938293
邮 箱:gdfa@syblxh.org.cn
Q Q 群:135865007
官 网:www.syblxh.org.cn
办公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中路515号东照大厦805室